標題:
黃大仙區的歷史發展對當地居民有著什麼的影響?急﹗
發問:
如題 如各位大大知道,請儘快回覆。 無限感謝﹗ 10點﹗
最佳解答:
http://www.gohk.gov.hk/chi/welcome/wts_intro.html 黃大仙區以著名的黃大仙祠命名。黃大仙祠以「普濟勸善」為宗旨,是區內一個具代表性的景點。 本區多年前主要為一鄉村地帶,人口稀疏,居民大多為番禺及客家人。至一九三七年,本區被界定為新九龍的一部分。 隨著大量難民從內地湧入,很多寮屋便開始在區內出現。本區公共房屋發展始自一九五七年,當時首幢第一型徙置大廈在老虎岩(後改稱樂富)興建。這些年來,隨著寮屋區的清拆及舊型屋村的重建,本區的面貌煥然一新。 本區位於九龍半島的東北面,佔地926公頃。北面以獅子山及大老山為界,東臨飛鵝山,南接新清水灣道及太子道東,西連聯合道及獅子山隧道。 本區現有三條跨區公路 、多條連接區內各處的區域幹線和兩條行車隧道(指其南面的出入口而言)。另外,本區亦有多種交通工具, 包括港鐵、公共巴士、公共小型巴士、屋邨巴士及的士等。 以二零一零年計算,本區人口總數估計為418,900人。
其他解答:
- 請問一下 關於高餐進修部
- 中3物理!求折射角一問
- N840和M790i....
- 考汽車駕照沒過的話@1@
- 有關lcci既..大家幫下手ar..@1@
- 屏東車城海生館門票-@1@
- 黃錄天醫科全形集在道藏哪一冊
- htc手機續約比較新一、蝴蝶s、鑽石600
- 99統測商管群304分
- 請問ava我這樣的配備夠嗎@1@
此文章來自奇摩知識+如有不便請留言告知
8758B59A7FA1EEA7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